新闻动态

天意?日军炮轰河南老君台,13发炮弹全都不爆,最后1发失踪在哪

1938年,日军把河南省鹿邑县的老君台给围了,接着朝那儿猛打了13发炮弹。

这些炮弹要是落到别的地方,早就炸开了锅。可奇怪的是,它们一到老君台就像失了效,一个接一个成了哑炮,根本没法爆炸。

日军被吓坏了,赶紧撤离了鹿邑县城。45年后,那些打过炮的炮手们,竟然组队回到老君台,干了件让人吃惊的事儿。

最后,在老君台那边只找到了12枚炮弹,但奇怪的是,不管怎么找,那剩下的1枚炮弹就是不见了,怎么找也找不到。

为啥炸弹没炸呢?炮手多年后为啥又回来了,还干了啥出人意料的事儿?那最后一枚炸弹,究竟被藏到哪去了?

自古以来,河南的老君台就是个超火的旅游地,好多大人物和文人墨客都爱来这儿。他们在这儿聊学术、写诗,留下了好多宝贝作品。

老君台,以前叫拜仙台,是明道宫里的一个地方,它就在老子老家鹿邑县的东北边。听说老子就是在这儿得道成了仙,所以这儿也叫升仙台。

公元1014年,宋真宗给老子加了个很牛的称号,从那以后,大家就都管那叫老君台了。

老君台有十三米高,上面平台有七百平米大,下面比上面宽点。它主要是用大块砖石建的,顶上还有道七十厘米高的墙围着。

台子下面有个山门,上面盖着三座殿。中间那座大殿里,以前放着一尊有两米高的老子铜像,做得特别精巧细致。

台下有32级石梯,再加上正殿门口那1级,一共33级。这代表着老子升天成仙,飞到了33层青天之上的传奇故事。

台子边上种了十三棵柏树,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。这儿老有鸟儿来唱歌,感觉时间在这儿都慢了下来,特别安详美好。

老君山一直游客络绎不绝,到了1983年,这里迎来了一支特别的日本旅行团,他们跟往常的游客大不一样。

这个团队里,大都是快七十岁的老人家,他们特别诚心。虽然走路挺费劲,得常停下来喘口气,但没有一个人说要退出。

他们跟一般游客太不一样了,引得大家纷纷围观。等他们聊完,大家都按捺不住,凑上前去打听他们的情况。

老人叹了口气,心里琢磨了好久,最后打定主意要把心里的秘密说出来。

45年前,梅川太郎就是那个朝老君台开炮的炮手。

剩下几位老兵是当年队伍里的最后几人,他们这次来,是想向太上老君表达心中的悔意,祈求原谅。

梅川太郎坦诚地聊起自己以前发射过12颗没响的炮弹,他对着在场的中国人,真心实意地表达了歉意。

1938年,梅川太郎只是个普通炮兵,跟着长官藤田和日军大队,从安徽一路走到河南鹿邑。

游击队提前得到消息,赶紧带着当地居民撤走了。这样一来,鹿邑城里就空无一人,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“空城”。

老君台因为建得特别高,很显眼,所以日军一眼就看中了它,打算把它作为首要攻击目标。

日军走到老君台时特别小心,他们瞧了瞧周围的布局,心想这地方挺适合游击队埋伏的。

藤田计划先用炮轰一轰老君台,看看里面到底藏没藏着敌人,好探探虚实。

梅川太郎接到命令,立马拎起一门迫击炮,快速对准老君台,一炮打过去,炮弹嗖嗖地飞向目标,直接轰中了老君台的一个角落。

他们一直在等炮弹炸响,好赶紧装上下一颗。可奇怪的是,等了好久好久,愣是一点儿爆炸的声音都没听到。

梅川太郎一看经验,就觉得那炮弹没响,他赶紧又装了一发,直接对着老君台就打了过去,可结果和第一发一样,又没炸。

梅川太郎头一回碰到这种场面,慌忙装上了第三颗炮弹。周围还是一点动静没有,他搞砸了,被同伴笑话,说他就像那炮弹,一点用都没有。

梅川太郎气坏了,没听上级的话,又塞了第四发炮弹进去,可还是没炸,他心里开始七上八下,有些慌张。

藤田气坏了,连着四发炮弹都没响,他琢磨着梅川太郎可能在捣鬼,不让炮弹炸。他一把拽开梅川太郎,走到迫击炮那儿,自己动手装起弹药来。

但他发现炮弹居然也没炸,气坏了,立马让手下把剩下的炮弹全打出去,就想看看这些炮弹到底能不能爆。

炮弹一个接一个往外飞,日军的叫声慢慢变小。等打出去第十三颗炮弹,那些日军就彻底没动静了。

但老君台比日军还安静呢,只听见炮弹砰砰打过去的声音,奇怪的是,一点爆炸的响声都没有传来。

梅川太郎觉得炮弹不对劲,他吓得手都抖了,赶紧把炮口调了个方向,朝着老君台外面就开了炮。

大家都觉得这颗炮弹不会炸,可万万没想到,刚打出去没几秒,耳边就响起了超级响的爆炸声,把他们都给震懵了。

藤田不淡定了,刚才的爆炸说明炮弹没毛病,可为啥打到老君台上的炮弹就是没炸呢?他想不通。

藤田想弄个明白,就让手下快去查查看。没多久,手下就回来了,说的事儿真让人大吃一惊。

老君台上没炸坏的痕迹,就是有个炮弹砸的大深坑,坑里还卡着一枚没炸的炮弹呢。

这时,人群里有人突然声音发颤地说:“这地方,说不定有神灵在保护着呢!”

藤田骂他乱说,可他没停手,继续领着日军往台阶上冲。一看到“老君台”三个字,他们立马被吓得停下了脚步。

日军一个个都跪下了,朝着神像不停地磕头认错,就连之前趾高气扬的藤田也虔诚地祷告了好久。之后,他悄悄带着队伍走了,还让大家对这事保密。

听完梅川太郎一五一十地说完,大家这才一下子明白过来,原来是这么回事。

之后几年,梅川太郎常来这儿烧香,磕头祭拜,说他一直在学老子的思想,而且真的得到了不少好处。

1997年9月19号,他专门从日本用飞机运来了一根很特别的白色方柱子放到这里。

这根石柱四周刻了好几种大家都能懂的语言,说的都是一个意思: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和平相处,真是个既温暖又有深意的祝福。

这次他跪了好久,谁劝都不管用,他铁了心要把想说的话说完,谁拉他起来他都不肯动一下。

那时候他们打的炮弹挺准的,但说来也怪,炮弹就是没炸,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。这反而说明他们那场战争不占理,他得向中国好好道歉认错。

梅川太郎本想给这碑起名叫谢罪碑,但鹿邑县的百姓商量后,还是改成了和平碑,意思是希望以后不再有战争,大家都盼着和平呢。

梅川太郎在那次之后没多久就回了国,可惜回国后不久他就离世了。

后来大家才明白,梅川太郎以为投了12枚炮弹,但藤田在回忆录里说,其实是13枚,因为藤田当时一生气,又多投了一枚。

清理战场时,大家只发现了12枚炮弹,可奇怪的是,那第13枚炮弹就像蒸发了一样,到底跑哪儿去了呢?

这枚炮弹要是找不到,那可太危险了。所以相关部门一听到这事儿,立马派了专家到老君台,里里外外翻了个遍,仔细查找。

过去几十年,探测技术提升很大,按理说应该很快能找到东西。可奇怪的是,找了五六年了,那枚炮弹还是像消失了一样,一点踪迹都没有。

大家本以为那是条假新闻,可谁都没想到,那枚炮弹不是被人找到的,而是自己突然露了出来。

2003年9月5号,下了好几天大雨后,老君台那边突然“轰隆”一声巨响,把人都吓了一跳,原来是台子的一角出了问题。

施工队到现场准备修复,没想到在倒塌的砖土里翻出了一颗炮弹,一看,嘿,就是以前丢的那第13枚军用炮弹。

专家说,那枚炮弹直接扎进地里了,要不是墙倒了,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它的存在。

炮弹虽已生锈,但炸不炸还真不好说。后来领导点头,技术人员就把它给安全引爆了。

远处传来轰隆的爆炸声,大家抬头一看,只见尘土满天飞,心里都惊得不行,场面真是太震撼了。

土里埋了几十年的这枚哑弹,威力还是大得很。看来哑弹并不哑嘛。可它为啥在老君台那儿就没炸呢?真是让人想不通。

为啥这13枚炮弹没炸呢?我国的专家们很好奇,于是他们就仔细调查和研究,想了解清楚这其中的原因。

他们当时觉得,日军大炮射程挺远,可老君台地势也高,按说应该能打到,可实际上就是没打中,这解释根本说不通。

那时候,附近有两栋高楼挨着。要是高度和距离是问题,那另一栋这么近的高楼咋就一下被砸塌了呢?

后来有人说,这可能是反战的人故意搞的破坏。但想想也不对啊,如果真是他们干的,那炮弹质量应该参差不齐才对,怎会这么凑巧都一样呢?

有人觉得这只是凑巧,说不定是刚下过雨,地面又湿又软,炮弹落下来时,引信就没能炸响。

但那些炮弹,有的嵌进墙里,有的直接飞进屋里,这该怎么解释呢?

更神奇的是,老君台上竟然长着13棵老柏树,这些柏树年头很久了,却依旧挺拔在那里,真的很让人惊叹。

查资料啊,就是看那些书啊、文章啊之类的,把里面的有用信息找出来,换个说法说明白,得保证意思不变,还要说得简单易懂,有条理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